新都印记深深镌刻在天空之城理塘

高原反季节菌类种植基地

产值达万元

郎卡卓切蜜蜂养殖基地

收获高原蜂蜜产值达万元

马背慢游理塘项目共营收21万元

带动户村民户均增收元

新都区绿乖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理塘分公司销售额达.79万元

……

一组组数据记录着过去一年

新都区对口支援理塘县取得可喜成绩

回首年,新都区对口支援理塘县工作队围绕“理塘需要什么、我们能做什么”,从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人才智力、教育医疗等多方面着手,深入乡镇、走访部门、开展调研,梳理出契合乡村振兴战略、符合理塘产业实际、贴合新都资源优势的优质项目15个,切实提升甘孜州理塘县“造血”功能,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拓宽了当地群众增收渠道,两地携手走向共同富裕。

年,新都区第六批对口帮扶工作队大力发扬“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的奋战精神,把理塘当作第二故乡,做理塘人、说理塘话、办理塘事,用真情大爱温暖雪域高原,为建设团结富裕、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理塘注入了强劲动力、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以党建为引领淬炼务实作风

过去一年,新都区第六批对口帮扶工作队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示范引领作用,用“五个坚持”淬炼作风,把好政治工作“方向盘”。

通过定期组织全体队员认真学习新要求、新部署,用新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同时,结合实际适度提高“主题党日”活动频次,推行党建援建融合开展,先后组织开展“学党史重走长征路·忆初心奋进新时代”“我为理塘增绿添氧”等系列主题党日活动8次,确定12位同志作为成都市新都区第六批对口帮扶工作队月度“服务之星”,队伍向心力、凝聚力不断增强。工作队中的教育、卫健“传帮带”人才,充分发挥专业技术特长,与理塘本土人才结成52对师徒对子,常态化开展校校合作、教学研修、骨科矫正、膝关节置换等“传帮带”工作,不断提升当地专业技术人才业务能力。

特色项目落地助力产业振兴

年8月4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CCTV13)新闻直播间《在希望的田野上》栏目以《四川理塘:球盖菇喜获丰收产业帮扶显成效》为名,分别在15点12分、17点40分两次播报了成都市新都区对口援建理塘县高原反季节菌类产业发展以及惠民增收方面取得的成绩。

据了解,自年新一轮对口帮扶工作启动以来,新都区高度重视,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各项决策部署,精准实施帮扶行动,不断巩固脱贫成效,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质量编制-对口支援专项规划。

近一年时间,在新都区的对口帮扶下,理塘县甲洼镇共建设了球盖菇种植基地亩、羊肚菌种植基地亩,大棚共计个,预计球盖菇产量达40万斤,羊肚菌产量达6万斤,年产值可达万元以上。

据介绍,工作队始终坚持把培育“有根企业”作为新一轮产业帮扶的方向和突破口,多次组织新都区优质企业赴理塘县考察,积极对接理塘县产业发展需求,把新都的产业、市场、管理等优势与理塘的资源潜力优势紧密结合起来,运用市场手段,努力构建互利共赢跨区域产业生态,在产业合作、农特产品销售等方面寻求新突破。

结对齐心同行汇聚多方合力

援建期间,工作队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不断把各种社会资源引进理塘参与帮扶,广聚力量打出多方帮扶的“组合拳”。

年,工作队持续深入实施“全域帮扶”,积极协调新都区委统战部、三河街道等14个部门、镇(街道)到理塘县开展全域结对工作,捐赠资金和价值物资达.7万元。

针对广大消费者对于高品质、生态绿色农特产品的消费需求,协助理塘企业在新都区开办“新理情缘”乡村振兴体验馆,完成销售余万元。开展对口帮扶消费活动,推动理塘农牧产品进一步融入市场,年采购理塘农牧产品达.79万元,为理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有力支撑。

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工作队深入推进“千企帮千村”“万企兴万村”和各类爱心公益活动,深入宣传发动社会团体、社会组织、企业和爱心人士,凝聚起助推理塘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累计组织发动爱心企业和社会组织捐赠物资25万元。

央视频频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gduzx.com/xdxyw/14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