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月1日,张双月律师受理了一个合同审查项目,这个合同来自石板滩街道和平社区,要求在4月2日前完成“亲民化改造党群服务中心”项目合法性审查,张律师第一时间受理了这项工作,按要求进行了详细审查,提出了具体的审查意见,及时送交给了和平社区。//
张律师为啥要受理这一合同审查工作喃?
因为他是驻和平社区的法律顾问!
为防范工程施工合同法律风险,维护社区合法权益,社区在签约前会将合同文本送法律顾问进行合法性审查。
这就是新都区为推动法治乡村工作
开展的
村合同合法性审查试点
背景
年3月,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印发了《关于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的意见》,对全国法治乡村建设提出了到年,涉农法律制度更加完善,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基层执法质量明显提高,干部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明显提高,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明显提高的任务目标。
年04月26日,四川省《乡村振兴法治工作规划(-年)》出炉,明确指出要全面落实“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大力推进“一村(格)一(辅)警”机制,力争到年全省平安村达60%,实现全省每个县有1个以上“法治示范村”。
可以看出,建设法治乡村的工作中,开展法治教育,落实“一村一法律顾问”的机制是重要抓手,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解决村合同合法性的问题,进而推进村(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农民心中树立法治信仰,进一步保障农民权益。
成都市新都区在四川全省率先开展村(社区)合同合法性审查试点工作,以村(社区)合同合法性审查为抓手,有效避免各类合同法律风险,提高村(社区)自治组织依法决策、依法管理能力。
在启动这一工作前,新都区开展了详细的前期调查摸底。期间共审查各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正履行各类经济合同份,其中发生合同纠纷的有11份,不少合同都存在合同签订程序不规范,合同内容存在严重缺陷或违规等问题。由此可见,开展这项工作有必要、有意义、有价值。
村(社区)合同合法性审查试点工作
具体是什么?
这一工作主要是在推进乡村依法治理中,充分整合律师、基层法律工作者等各方力量,扎实开展好法律七进工作,将七进从单纯的法治宣传,拓展为法律服务七进,提升为依法治理七进,实现“法治小康”的基本目标。
当然,新都开展村(社区)合同合法性审查试点工作,也是经过详细讨论制定了科学的实施方案后再进行的,试点工作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启动试点阶段:年3月底前
确定实行合同合法性审查的村(社区),安排村(社区)法律顾问,制定工作方案。
?组织实施阶段:年4月-8月
组织村(社区)与其法律顾问对接,落实专人加强合同管理,对新签订的村(社区)合同进行审查、备案,建立合同合法性审查备案台账记录。
?完善机制阶段:年8月-10月
提炼试点工作中好的经验做法,完善相关制度
?宣传推广阶段:年10月-11月
总结验收村(社区)法律顾问开展合同合法性审查试点工作,宣传推广工作经验
截至目前,新都区的试点工作已经进入组织实施阶段,为进一步完善各类合同,保障合同的合法性,促进集体经济运营规范化和制度化,使农村资金、资产、自然资源管理科学有序,在明确试点范围后,新都区司法局安排了优秀的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进行合同审查工作。
▲新都区村(社区)合同合法性审查试点工作石板滩街道启动仪式
0
1
审查范围
各试点村(居)委员会及其村(居)民小组新签的各类合同,包括但不限于资金类、资产类、资源类、建设工程施工、项目合作开发合同,以及有合法性审查必要的其他合同中涉及签订集体资产经营管理,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经营权)流转、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购买社会服务等重要的经济性合同。
0
2
审查内容
法律顾问根据《民法总则》、《合同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在合同签订前对合同进行全面审查,包括但不限于审查合同主体、形式、内容、订立程序是否合法,审核合同条款是否完备、合同的用词、表述是否精确,重点审查村(社区)合同的内容是否存在无效、可撤销等法律风险,并出具具体明确的合法性审查意见。
0
3
审查程序
村(社区)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在签订合同至少五个工作日前将合同文本及相关材料送法律顾问审查,村(社区)法律顾问于合同签订前提出书面法律意见并记录存档,对需要拟写合同文本的,可委托村(社区)法律顾问提供模板。
0
4
合同备案
村(社区)签订的合同于合同签订之日起15日内报街道司法所备案,司法所负责对合同审查情况建立登记台账。
新都区开展试点工作以来
除进行合同审查工作外
还以此为抓手
营造了村(社区)良好的法治氛围
同步推动了以下几项工作的开展
01
培育村(社区)法治带头人
部分干部由于法治素养不高、法律知识不足,容易造成合同违法违规,损害集体资产、侵犯个体权益,影响基层社会稳定,增加政府涉法涉诉风险。
“七五”普法规划中,明确要求加强干部法治培训,村(社区)法律顾问从合同的主体资格、合同责任和履行方式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审查意见,以具体合同为实例,开展针对性的个案普法,提高村(社区)两委干部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有效防范之后工作中合同签订的法律风险。
02
压实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
结合《年“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
工作实施方案》
开展村(社区)合同合法性审查
发挥法律顾问的“五员”法治智囊作用
促进村(社区)经济发展依法治理
与公共法律服务深度融合
这五员分别是
▼
●法律事务“审核员”
发挥自身法律优势,主动参与村居合同审查等,发挥驻村法律顾问实效
●法律政策“宣传员”
采取上法治课、法律咨询等灵活多样的法治形式,提高群众法律意识,增强法治观念
●法律诉求“引导员”
解答群众法律咨询,帮助申请法律援助,引导依法理性表达合理诉求
●社情民意“信息员”
深入群众,收集社情民意,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基础法治保障
●矛盾纠纷“调解员”
积极参与疑难纠纷矛盾调处化解,将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维护辖区社会稳定。
03
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
法律顾问通过进行合同合法性审查参与乡村依法治理,在民主决策、村规民约、法治宣传教育、矛盾纠纷化解、经济发展中,发挥法律顾问方面的法治参谋作用,从源头上预防集体资产流失和违法违纪案件发生,帮助村民自觉履行法定义务,依法维护合法权益,正确处理涉法问题,及时清除基层社会不稳定因素,力争纠纷不出村(社区),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夯实了法治基础。
试点工作可以说是成效显著,自年3月31日,新都区石板滩街道土城村合同合法性审查试点工作正式开展,村(社区)法律顾问为广大群众提供法律咨询余人次,参与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4件,协助村(社区)完善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审查修订合同30多份,避免和挽回直接经济损失多万元。
新都区村合同合法性审查试点工作
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
有效维护了农村民众的经济财产安全
保障了他们的权益
在总结提炼经验做法
完善相关制度后
进行大范围的宣传推广
从而更好的推进法治乡村建设
筑牢全面依法治国根基
助推乡村振兴战略
编辑:李陈、母晓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