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陆海联运枢纽,国际化青白江”不动摇
加快建设国内大循环战略腹地和国内国际双循环门户枢纽
建设西部地区全球供应链枢纽,构筑成都北部发展的动力源和增长极
推进金青新“一带一路”大港区一体化发展
拓展国际铁路和国际铁海联运通道覆盖范围
成绵乐客专加密、宝成铁路公交化改造、开行市域铁路“三步走”将是青白江未来实现轨道通达的主要步骤
聚焦两会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十四五”画卷即将展开。如何谱写好“十四五”新篇章,完成好“十四五”新答卷?
市人大代表、青白江区委书记池勇表示,铁路港口是青白江最大的资源,对外开放是青白江最大的优势,将带领全区人民,秉持“开放”特性,厚植开放基因,打造现代化国际化的成都北部中心,以高水平开放助推成都建设西部国际门户枢纽。
谈定位坚持“陆海联运枢纽,国际化青白江”不动摇记者:今年成都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在表述年工作内容时,两次提到了青白江区域内的成都国际铁路港,更多次提及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青白江在成都22个区县中的定位是什么?
池勇:我们全面分析了“十四五”时期青白江区的方位和阶段性特征,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北改”工作推进会精神和市委对青白江系列指示要求,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围绕“陆海联运枢纽,国际化青白江”的总体定位不动摇,站位新阶段,创新提出了打造现代化国际化成都北部中心的发展目标,其目的在于要充分发挥陆港主枢纽的辐射带动作用,主动担当连接欧亚、汇聚资源要素、参与国际竞争的国家使命,更好地推动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在青白江落地落实,以高水平开放助推成都打造西部国际门户枢纽。
谈产业加快建设国内大循环战略腹地和国内国际双循环门户枢纽记者:成都将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一带一路”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青白江在这两项建设中将有何作为?
池勇:在助推成都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方面,我们将努力打造国际化消费场景,高质量打造亚蓉欧国家馆等跨境消费平台,营造“类海外”生活场景,提升城市国际化品质,加快建设国际品质生活区。
在“一带一路”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建设方面,我们将积极争取成都国际铁路港经开区升级为国家级经开区,加快建设国际贸易产业园、“一带一路”大宗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国际供应链综合解决中心,提升对外开放新高度,加快建设国内大循环战略腹地和国内国际双循环门户枢纽。
国际贸易产业园是铁路港的高品质科创空间,正规划建设43万平方米的组群式楼宇,打造国际贸易和国际供应链企业集聚平台、自贸区金融创新中心和国际贸易专业服务平台。目前主体已封顶、预计今年8月竣工投用。
“一带一路”商品展示交易中心是铁路港“买全球、卖全球”国际贸易促进平台,将依托“班列+口岸”模式,打造国际汽车、国际酒品、南向通道大宗特色商品及智能制造产品四大贸易展销和商贸服务平台,提供展示交易分拨一站式服务、体验培训金融后市场支持。
“亚蓉欧”国家(商品)馆是铁路港对外商贸文化交流中心,已招引入驻意大利、法国、德国、白俄罗斯、希腊等32个国家馆,加快打造国别商贸总部基地、文化旅游购物目的地、国际化青白江的展示平台。
谈机遇建设西部地区全球供应链枢纽,构筑成都北部发展的动力源和增长极记者:年末,中欧投资协定签定。请问,这对成都中欧班列的发展意味着什么?作为成都中欧班列始发地,对青白江来说又能带来哪些机遇?
池勇:中欧投资协定就双方在外企投资、贸易规则等方面达成多项协议,为中欧双方的外企及投资者创造了更加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的顺利完成,意味着中欧班列拥有更为光明的未来。
作为成都中欧班列始发地,成都国际铁路港已拓展国际铁路和铁海联运通道12条,联接境外58个城市、境内20个城市,亚蓉欧立体大通道体系基本形成。同时创新“欧洲通”运营模式,满足国际贸易对欧洲物流通道的需求。中欧投资协定将有利于中欧班列不断拓展战略通道,推动成都国际铁路港枢纽能级再上台阶,提升青白江对外开放水平,助推青白江加快建设泛欧泛亚陆港主枢纽。同时我们将抓住这些机遇,主动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建设西部地区全球供应链枢纽,构筑成都北部发展的动力源和增长极。
谈计划推进金青新“一带一路”大港区一体化发展记者:年,成都市委明确提出,成都“北改”战略全面提档升级,将新都、青白江、金堂扩展到了核心区,而此前,青白江也提出了建金青新“一带一路”大港区。请问,纳入北改核心区的青白江在北改中有哪些计划?
池勇:成都“北改”工作现场会,特别是市委“十四五”规划建议,进一步明确了青白江成都北部核心地位,是成都打造西部国际门户枢纽和落实省委“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等省市战略的关键支撑,也是服务“一带一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的重要节点。推进金青新“一带一路”大港区一体化发展。
●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统筹协调道路、通讯、水电气等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区域互联互通、无缝对接。
●推进产业链协作一体化,深化产业协同、产贸结合,构建高效联动的开放型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大港区从“制造与贸易”的简单合作向共建共享铁路港、产业互补互动转变,加快搭建高效、柔性、低成本的全球配送网络。
●推进公共服务共享一体化,强化区域统筹,合理规划布局学校、医院、体育场馆等公共服务设施。
●推进空间布局一体化,坚持独立成市、组群发展,实现功能互补、差异发展。
●推进政策协同一体化,探索一体化合作体制机制,实现区域品牌共创、专题共推、活动共办、资源共享。
谈贯彻拓展国际铁路和国际铁海联运通道覆盖范围记者: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成都将推进成都国际铁路港建设,做强中欧班列(成渝)优质品牌,加快建设亚蓉欧陆海联运战略大通道,增强成都国际铁路港承载集疏功能。请问在这方面,青白江将如何贯彻落实?
池勇:今年,我们将继续拓展国际铁路和国际铁海联运通道覆盖范围,全年确保开行国际班列列以上,其中中欧班列开行列以上。与重庆共建中欧班列(成渝)品牌,班列运行综合指标保持全国前列。
同时,坚持以供应链思维谋划国际物流体系建设,东向加快推进“蓉欧+日韩”海铁联运大通道建设,加强与上海、宁波、青岛等港口合作,打造日韩连接欧洲内陆城市及面向中国中西部地区的中转枢纽;南向按照多点布局战略,巩固经广西凭祥、北部湾、深圳盐田、广州南沙进出境多式联运通道,积极争取开通成都至老挝跨境铁路直达东盟的国际班列;西向持续拓展“欧洲通”运输模式,实现欧洲主要节点城市全覆盖;北向推动全面对接蒙俄经济走廊,围绕多边商品贸易需求,加大运贸一体化定制班列组织力度。
谈交通成绵乐客专加密、宝成铁路公交化改造、开行市域铁路“三步走”将是青白江未来实现轨道通达的主要步骤记者:青白江没有地铁让一些工作和生活两地跑的群众感到不方便,请问如何解决成都——青白江的通勤问题?现在进展如何?
池勇:成绵乐客专加密、宝成铁路公交化改造、开行市域铁路“三步走”将是青白江未来实现轨道通达的主要步骤。
1成绵乐客专成绵乐客专在青白江区停靠趟次达37趟/日,每日有余人乘坐该列车。2宝成铁路公交化改造宝成铁路公交化改造,我们已会同市交通局多次研究形成了初步方案,预可研报告已准备上报市委市政府,力争于年与火车北站站改同步实施、与成渝中线同步建成投运。
3市域铁路S1线、S12线市域铁路S1线、S12线已按照青白江区预可研内容纳入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编制的《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并正在公示,市住建部门将启动第五批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编制。
当前,我区已启动大弯站直达成都西站的通勤列车改造,项目竣工后市民可增加一种出行方式。
谈未来青白江是一个你值得拥有的国际品质生活城市,是现代化国际化的成都北部中心记者:能不能描述一下五年后,你心目中青白江的样子?
池勇:我认为,只要全区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心同德同向发力,实心干事、科学作为,五年后的青白江,必定是一个战略地位更加重要、国际知名度大幅提升、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洋溢着国际范儿的泛欧泛亚港口城市,是一个你值得拥有的国际品质生活城市,是现代化国际化的成都北部中心。
来源:成都青白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