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所望丨新都总体城市规划设计来啦你

1.发展历程规划演变历程独立发展-撤县设区-城北副中心-新型卫星城

年版:应对90年代经济迅猛增长需求,独立发展。年版:编制确定了新都作为卫星城的发展模式。年版:应对年撤县设区,确定为主城区北部的分中心,明确城市次中心地位。年版:应对北部商贸城建设,进一步融入成都,明确为城区重要组成部分,北部新城定位为城北副中心。年版:应对成都市8大卫星城建设,与青白江共建新青卫星城,代表成都服务区域。

2.战略定位城市定位成北新中心城区3.城市风貌格局

风貌特色:古蜀新都·香城宝地·大气文气·精致秀美

充分挖掘新都城市特色,突出把控城市重点地段,优化天际轮廓线,明确色彩分区指引,塑造“古蜀新都·香城宝地·大气文气·精致秀美”的风貌格局,彰显新都城市的风貌特色。

空间结构:一城两翼、一带双轴

按照“以轴融城、组团布局”的理念,全面提升新都主城区,统筹新繁和石板滩两翼,着力打造毗河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带,将城市发展轴线由4条整合为2条,变“圈层扇面”为“轴带发展”,优化形成“一城两翼、一带双轴”的城市空间结构。

主城区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承担新都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综合职能,应发挥宝光寺和升庵桂湖的文化资源优势,以毗河、木兰山、五龙山等为生态骨架,塑造“山水湖城,精致秀美”的景观风貌。

新繁作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以家具、泡菜产业为主,应发挥龙藏寺和唐代古典园林东湖的文化资源优势,以锦水河、护城河生态改造、“锦绣田园”等项目为基础,塑造“繁花似锦,湖寺生辉”的园林文化景观风貌。

石板滩是新都区融入东进战略“桥头堡”,以轨道交通和航空动力产业为主,应发挥其东山五场之首(石板滩、洛带、西河、龙潭寺、清泉)的独特地位,以“一道一园一城一河”建设为构架,形成“川西客家名镇,轨道产业新城”的客家风情田园风貌。

4.各大片区

1

香城中心

以泥巴沱城市森林公园为核心,着力建设生态、文化、产业、宜居四位一体的城市中心。

实现生态、生活、生产以及文化的多维融合。

将香城中心打造为“以人为本、功能叠合、有机统一”的新城市中心。

2

老城复兴

按照新绿“透”桂墙、多维“拓”宝光、街巷“联”寺湖的理念,推动宝光桂湖片区城市有机更新。

将宝光桂湖片区塑造成为“宝光禅境·桂湖名都”的特色魅力街区。

3

北部商城

以北部商城为载体,围绕国际商贸创新、现代物流总部和创新型商务服务,实现商贸转型升级。

按照“水串中心”的理念,以毗河和锦水河为载体,形成高端城市产业功能带和城市服务发展带。

将现有的北部商城,升级为一座以商创、物流为特色,联动“一带一路”的蓉欧新城。

4

动力新城

按照“区域联动,多维助力”的理念,共筑“一核两组团”的产业生态圈。具体以石板滩镇为核心,规划27平方公里产业新城,并依托木兰建设人才小镇,依托泰兴打造文化旅游小镇。

以轨交和航空产业为核心,最终将石木泰片区建设成轨道航空动力新城,助力成都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生态圈。

5

特色小镇

按照“突出重点,示范带动”的理念,建设新繁历史文化小镇,打造“制造+文化+林盘”的复合型特色镇,形成“一镇七心多点”空间结构,推动城乡基础设施融合、社会保障融合、社区形态融合。

建成以新繁为代表的中国西部特色镇示范区。

6

香城绿道

围绕“生态网、绿行网、配套网、乐业网、宜居网”五大理念,全面对接天府绿道;以毗河为轴,串联公里香城绿道网络,形成“一带、三网、六廊”空间结构。

通过香城绿道规划,形成“香城画卷乐活绿网”的独特风貌。

此规划由新都区规划管理局委托天津大学编制,为未来新都发展谋划了美丽蓝图。本文为新都总体城市设计初步成果。本次总体城市设计研究范围约为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区约为72.3平方公里。设计遵循生态优先、文化延续、形塑空间、彰显特色的原则。

后续详情

香妹儿将第一时间跟进

本文来源:新都规划规划师笔记

新都广播电视台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最好的治愈方法
白癜风最好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gduzx.com/xdxjj/5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