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月22日,郫县开始启用“新名字”——郫都区,“郫县”退出历史舞台,同时,郫县也是成都市二圈层最后一个撤县设区的县级行政区域,自此,成都第一二圈层已无“县”这一行政区域称呼。
制图|汪银
64年来,成都区划这样变
新中国成立后,成都市行政辖区几经调整,面积由29.9平方公里扩大到1.21万平方公里。
撤销成都县,部分划归成都市郊区
温江地区的双流县、金堂县划入成都市管辖
温江地区10个县并入成都市
五区划为七区
原新都县、温江县撤县设区
双流县设区
简阳市改由成都市代管
郫县正式挂牌郫都区
曾经被称作“郫县”的郫都区,距成都市区10公里,紧邻温江。郫都区盛产郫县豆瓣,郫县改作郫都区后,郫县豆瓣不更名,仍然保留郫县豆瓣称谓。
据了解,下一步郫都区将围绕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赋予该区的“电子信息和双创产业基地、国际化都市新区”功能定位。
以“过来人”温江区为例
年温江撤县改区后,制约经济发展的许多障碍得到消除,提升了新设区和中心城市的发展速度。温江县在撤县改区的第一年,第二产业增加值比上一年增加了25.8%,极大促进了其工业化进程,GDP增长19%,财政收入增长28%。
撤县设区将带来4大变化
经济更强
年温江撤县改区后,制约经济发展的许多障碍得到消除,提升了新设区和中心城市的发展速度。
而原新都县的行政建制设置格局将成都市青白江区与成都市市中区隔离,阻碍了成都市发展,撤县设区后,成都的都市区连成一个整体。成都市三环路、绕城高速公路、成彭路、成青路穿越新都,成都市经济和市政设施正迅速向新都及外围扩展。
空间更大
县改区后,一方面,消除了制度方面的障碍,使成都的区域经济发展空间增大。
另一方面,两地土地价值升高,土地置换更加顺利,有利于产业结构布局的调整,进而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城市功能组织可以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展开。
城市化高
年,温江县城建成面积13.5平方公里,非农业人口比重仅为27.92%;改区后城区面积23.5平方公里,非农业人口比重达42.91%,城市化率由34.42%提高到50.3%。
撤县设区后,区域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和文教、卫生等服务设施都将在市里的统一规划下得到大大加强,城区的硬环境得到大大改善。
资源更优
区划调整后,市区将实行统一规划,着手在郊区县(市)建设相对集中、富有特色的工业园和开发区,产业布局更加合理,基础设施、市政公用设施统一建设、共享共用,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区的城市基础设施将纳入城市整体规划,无疑还有利于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因为县属于相对独立的经济区域,城建资金按要求大多数需要自筹解决。
此外,撤县设区、融入市区后,城市名声、品牌效应延伸到郊区,将吸引众多的投资者和买房置地者。
金温江银郫都,依然比邻而居
年崇宁县撤销后,大部分地区并入郫县。新中国成立后迄年,隶属温江地区;年起归属成都市。
随着地铁建设蓬勃发展,4号线、2号线串联起温江、郫都与主城区发展格局,温郫大道的通车意味着老邻居之间更无间隙,未来有轨电车的建成更是让温江、郫都往来便捷。
祝我们的老邻居郫都区越来越好
与温江同命运,共发展
赞赏
人赞赏
北京中科医院正规吗北京白癜风的治疗医院